▲第185集 張淵程用廢鐵創作 果園派出所成藝廊 8月25日首播 從台南縣烏山頂俯瞰大地, 鏡頭拉近一點,可以看到中間有個狀似貨櫃的東西, 貨櫃裡面一樣有藍天白雲, 代表都市人經常在辦公室忙碌到遺忘戶外的美好。 張淵程廢了很大功夫, 才把貨櫃作品從高雄搬到台南縣南化鄉老家, 而他的工作室,就設在附近的自家果園裡, 這裡有他許多童年記憶,現在卻成為他的藝術桃花源, 因為父親讓出一大片果園,讓他打造藝術村。 園內有他用各種廢棄金屬製成的作品。 到現在已做了十幾年的金工科老師, 除了擅長鑄造工藝外,還兼具珠寶鑑定、玻璃創作等跨領域專長。 張淵程經常廢物利用,水管鋼管消防管都是材料, 他把不鏽鋼工廠雷射切割廢料做成坡地上的小精靈。 更特別的則是放到東埔派出所前廣場, 讓它成為全台最具特色的派出所。 裝置藝術家張淵程希望有更多好手,一同豐富戶外藝廊, 讓破銅爛鐵,變成充滿趣味的裝置藝術。 ▲文人連結 煙強的部落格 http://blog.ccvs.kh.edu.tw/yuanchan/index.php |
節目收看說明
本節目除可衛星收看外,也可透過網路收看, 文人政事線上直播收看!!(請根據播出時間收看) |
第185集 張淵程用廢鐵創作 果園派出所成藝廊 8月25日首播
第184集 異文化相遇臺灣 臺史博帶民眾多元探尋 8月18日首播
▲第184集 異文化相遇臺灣 臺史博帶民眾多元探尋 8月18日首播 地球村時代,異文化相遇的故事不斷上演; 而臺灣與異文化的邂逅,早在大航海時代就已展開。 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出「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巡迴特展, 就是要回溯近四百年來, 臺灣融合漢人、原住民、荷蘭、西班牙及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 產生的異文化元素。 在西方宗教傳入臺灣以後,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又產生新的變化, 如耶穌立像厎座可以結合民間信仰常見的蓮花座、 十字架和燭台上的紋飾,會採用民間傳統的龍、雲圖騰; 甚至彌撒禮儀用品則結合漢字及東方風格。 而達悟族的女用瑪瑙胸飾上的銀片,也是外來文化遺留改造的物件。 民眾可以藉由這些展品,了解異文化怎麼被融合成文化象徵。 除了靜態的展示, 專家也帶領民眾實地走訪大街小巷內留下的異文化軌跡。 古早味的雙全紅茶, 第一代主人從日本人那兒學會用雪克杯搖泡沫紅茶, 紅茶大量輸出歐美,讓日本人賺很多; 但逢年過節已融合臺灣自己的文化特色。 清朝建造的陳世興古厝,可以說把壁鎖應用到最高點, 共有三十二個壁鎖,在地震時發揮很大的效果。 很多人不會注意到壁鎖的存在, 119大字則相當醒目, 從日據時代到現在已經擔任過無數的救災任務。 它對面的國家臺灣文學館, 是日據時代延續日本明治維新,現代化的洋風建築, 甚至附近的土銀還呈現出有別於西歐的建築風情。 數百年來,異文化的波浪接續拍打湧入這座島嶼, 雖然己成歷史,但這些過客似乎不遠, 帶你留意感受異文化和臺灣相遇的軌跡。 |
第183集 綠島人權藝術季 陳武鎮畫政治受難心情 8月11日首播
▲第183集 綠島人權藝術季 陳武鎮畫政治受難心情 8月11日首播 綠島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這個美麗島嶼,總是讓遊客留下難忘的回憶。 但它對許多人來說,卻也是個傷心地。 其中,先後設置的新生訓導處和綠洲山莊, 是現在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所在。 已年過八十的歐陽劍華和歐陽文,都在綠島關過, 隨著人權藝術季活動, 他們和一群藝術家到綠島寫生,自然比別人多了一份回憶。 歐陽劍華因擔任校長時,阻止校內政治宣傳而入獄, 同樣是綠島政治難友的太太張常美, 就這樣幫他按壓畫紙,夫妻倆一路走來相互扶持, 看到「新生訓導處」展示區新設立的六十幾尊受難者蠟像, 以風大著稱的綠島, 二○一○年的人權藝術季就以「尋找風中的名字」為主題, 展示政治受難者陳武鎮,向所有受難者致敬的油畫作品。 陳武鎮因為在部隊測驗卷背面寫了「反對中央」的字句, 被關在台東泰源監獄二年。 陳武鎮的筆觸粗獷, 每張扭曲的臉背後,或許代表著一個人、一個家庭的辛酸... 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養分。 |
第182集 青輔會王昱婷談青年 遊台灣做志工創事業 8月4日首播
▲第182集 青輔會王昱婷談青年 遊台灣做志工創事業 8月4日首播 青輔會主委王昱婷,出身台南政治世家,當過三屆立委, 雖然被稱為內閣最有身價的單身閣員, 但平日髮型都是自己簡單打理,沒有名牌加持,連耳環手飾都省了, 雖然行事風格超低調,但王昱婷談起政策,很有自信。 協助青年創業是青輔會的重點計畫, 而為了讓青年更了解在地台灣, 青輔會持續推出「遊學台灣」的推廣計畫, 台灣南北數十個行程,有捕魚體驗漁村,也有學習插秧當農夫。 不特別走觀光景點,而是體驗鄉下生活,認識地方產業, 遊學台灣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社區發展協會寒暑假必辦的活動。 除了要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也要走出國際社會, 青輔會為了落實馬總統的青年政策「台灣小飛俠」計畫, 號召青年志工們,宣示會繼續推動服務的決心和理想, 而馬總統更親自到現場,加油打氣。 年輕志工們也越來越樂於投入服務群眾的行列, 青輔會如何引領這些年輕朋友們, 由一次志工成為終身志工,讓青年關懷的力量滲透到國際社會; 而遊台灣、當志工是否能成為職涯規畫的寶貴經驗, ▲文人連結 青輔會 http://www.nyc.gov.tw/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