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收看說明

本節目除可衛星收看外,也可透過網路收看, 文人政事線上直播收看!!(請根據播出時間收看)

第424集 盧月鉛僑居有鄉情 油畫彩蛋展現傳承之美(2015/4/1)


看到彩蛋,就讓人聯想到西方的復活節,但盧月鉛正在蜡染的,卻是充滿東方味的吉祥彩蛋。二十多年前移民加拿大的台灣藝術家盧月鉛,在烏克蘭好友跟她分享傳統彩蛋的處理上色方式後,她就用自己的創意,讓彩蛋有不同的圖案風格。

彩蛋很花時間,圖案有多少顏色,就要浸染多少次,每次都用蜡來區隔。展場上的彩蛋大大小小,最小的是雞蛋,中的是鵝蛋,大的是鴕鳥蛋。隨著眼力逐漸退化,盧月鉛越畫越大,卻越畫越瀟灑。











她喜愛畫人體,是因為人體很有挑戰性,而且至情至性充滿愛的傳承。其實在創作彩蛋之前,盧月鉛曾是皮雕畫高手,也已畫了四十多年的油畫,展場上以人體為主的彩蛋,和牆上以雞鴨鵝群為主的油畫,相映成趣,都充滿著生命力。

盧月鉛當年移居加拿大,和很多父母一樣,都是為了小孩的教育;但她主修音樂的兒子卻因病提早離開人世。這個打擊曾經讓她感到崩潰、人生無味。

蔡詩萍、藝術家 盧月鉛










兒子的鼓勵,讓她化悲痛為力量,持續創作成為她擁抱生命的動力。也讓她的人生故事,高低起伏,和作品一樣精彩。藝術家盧月鉛在「文人政事」分享她的藝術路。

第423集 陳夏生見證中國結興衰 再創結藝新風貌(2015/3/25)

從古代的結繩記事,到現代各式各樣的結飾藝品,「中國結」展現中國歷史悠久的手工藝文明。知名的編結藝術家陳夏生,投入繩結工藝近四十年,見證中國結近代的興哀。

在中國結興盛的時候,陳夏生除了是官夫人們的老師,也經常應邀在台灣各地和國外示範交流。編中國結曾經是優雅的手工時尚,但在講究速度的年代,中國結就逐漸被冷落。

陳夏生因為對中國結的傳承有著一份責任感,所以持續不斷的研究創新,跳脫慣有的平面編結,呈現彷若立體雕塑效果的藝術作品。











她的作品有許多是從古文物發想的紋樣圖案,鳳鳥、吉祥如意、飛天、舞妓都是他常做的主題,像是一幅畫,掛在牆上,有別於我們對中國結只是一些首飾配件
的刻板印象。

陳夏生還融合「漆藝」與「結藝」,疊成線胎漆結,表現在具宗教意象的壁飾上。像中國古代法器與古埃及權杖,都是她近年的作品。

不論棉線是上了漆或上了油彩,中國結不再只是配角,而是吸引目光的主角。陳夏生多年來帶著學生讓中國結的應用更加廣泛。

雖然很多人看了她寫的方程式,感覺像數學一樣難,但陳夏生認為這是練基本功最好的依循,想學就不難。

蔡詩萍、編結藝術家 陳夏生












中國結需要眼力和耐性,陳夏生在淡水山區的住家環境視野絕佳,成為她休息時最好的遠觀美景。隨著時光推移,中國結在她的指掌間編難繁複,成為可以獨立欣賞的藝術,或許有一天,它會再度興盛。編結藝術家陳夏生透過「文人政事」分享的中國結。

第422集 李君毅用軟木塞印拓 方格中寓意水墨詩畫(2015/3/18)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向來是水墨畫所彰顯的人文意境。但這一幅幅帶有小方格的畫作,卻表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這種富於理性的繪畫手法,有別於傳統的筆墨即興,方格看似規律,仔細看卻同中有異。這些是1965年出生的李君毅作品。原本就讀生物化學的他,因大二在香港中文大學選修現代水墨大師劉國松的課,開啟了藝術之窗。他師承劉國松革中鋒的命,放下文人的筆,自己實驗出新技法,這是他的第一件作品。










當初因不瞭解水墨、沒有包袱,又遇上非要傳統的老師,所以李君毅不用抒情寫,可以按照自己做事細心理性的特質發揮。用可吸水軟木方印一個個反覆壓印出深淺效果。這麼講究邊幅,要有過人的耐性眼力。但他能熟練的操控,參考照片,壓出他要的圖案。

李君毅以有秩序的方格,一格格的排列,印畫出山水、花樹等景物。但研發新技法,不代表拋棄傳統,只是解開束縛。李君毅汲古潤今,從古代碑刻拓印中啟發靈感,藉文字作為圖像的背景,表現另類文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趣。

他先刻字,畫面字樣少的就直接刻在軟木上,字數多的就先在紙板上刻好,蓋上宣紙拓字。

李君毅透過圖與文的相互對應,寄寓種種政治及文化的意義。一幅名為「毛澤東山水」的作品,背景有毛澤東三個字,但是以重組亂序排列,前景搭配湖南山水,表面看來規律,但秩序卻是混亂的。

蔡詩萍、水墨畫家 李君毅

 








他用作品表達對現實的觀察,方格中的圖案和文字組合,都有寓意。作為一個紛亂時代的知識分子,他擺脫傳統山水美學的窠臼,顯現出一種具有時代意義的文化內涵。水墨畫家李君毅在「文人政事」分享他的拓印水墨。

第421集 蔡永明感性又理性 繪畫路創新否定再創新(2015/3/11)

一位藝術家是感性還是理性,從他的作品裡,是否讀得出來呢?對於畫家蔡永明來說,「感性與理性」是他的生命經歷;因為他的個性是內向感性的,但他的職業卻必須有理性思維,因此讓他的作品像在自我探索,一直充滿著對立或對話。



內向的特質,讓蔡永明體會:孤獨是創意發想的種籽,他常抽離自我,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自我批判,這些用後抽象理性表現形式呈現的作品,是他近年畫的,因為隨著歲月增長,他常思考生命與藝術的意義,所以用寓言式淺顯的物像,來隱喻抽象的觀念。




作為楊三郎的入室弟子,蔡永明有扎實的繪畫基礎,但為了有份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在職訓中心工作多年,從教學相長中認識各式媒材,並將轉印技術應用在繪畫上,結合出有別於傳統的原創質感。蔡永明以收集來的各種布花轉印紙為媒材,先轉印在尼龍布上,分辦色彩元素質感,做成色票。再選擇適合的圖案肌理,轉貼於事先繪製的圖稿上,再加熱轉印在布上,然後塗上化學膠劑顯色,最後再用油彩修飾。過程繁複,卻深具美感。



新媒材和轉印技術的結合,讓蔡永明得到很多掌聲。但他卻能從掌聲中抽離,繼續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

蔡詩萍、畫家 蔡永明

蔡永明將否定與創新的交替當作常態,但得失變異常為他開啟智慧之窗;也讓生命充滿新奇的喜悅。畫家蔡永明透過「文人政事」分享他的繪畫路。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