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收看說明

本節目除可衛星收看外,也可透過網路收看, 文人政事線上直播收看!!(請根據播出時間收看)

顯示具有 軟實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軟實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第499集 陳世憲自然凝聚意象 創造生活美學新書法(105/9/7)

古韻吟唱的歌聲迴盪在白河鄉間,陳世憲水墨律動躍然紙上,如同迎風搖曳的蓮花,充滿節奏與美感。也是他大學畢業後豬寮歲月的寫照。


不在乎世俗需索的日子裡,陳世憲勤練書法,赤腳散步、看蓮花,感受大自然變化的生活,觸動他的靈感,一幅幅龍飛鳳舞、書畫合一的文詞也隨之迸發。









親情給予陳世憲最大的包容,也成了他創作的源頭。其中,「開枝散葉」是他緬懷阿公阿嬤對這個家的付出。

不斷鍛鍊生命的過程中,陳世憲開始試圖在或濃或淡的墨色中添加不同顏色,五彩繽紛的文詞,就更有情緒了。

有了顏色的加持,陳世憲筆下的蓮花更顯風情萬種,下頭彎曲的梗,頂著嬌紅兩片蓮,像極略施脂粉的女子。

蓮花就是荷花,清晨綻著香氛,令人回味,構成荷香浮動的意境。蓮花開展三部曲,短暫的生命卻被詩人浪漫的延展成春夏秋冬的景象。

蔡詩萍、意象書法家 陳世憲

 







從白河小鎮吸取美學養分,陳世憲自成一格的書法,不拘泥字體,不依慣性落筆,一撇一橫,都是對生活的體悟,就算同樣文詞,也能呈現不同意象。意象書法家陳世憲在「文人政事」分享的意象書法新美學。

◆ 陳世憲官網 

第496集 洪根深後現代水墨 深邃黑畫苦悶人性百態(105/8/17)

一頭長髮、不修邊幅是洪根深給人的第一印象。出生於澎湖,早年師大美術系畢業後,他選擇移居高雄,陸續成立畫會,更和多位藝術家催生高雄市立美術館。

自此,洪根深在高雄展開波瀾壯闊的藝術運動史,更在水墨創作力求突破。水墨之於洪根深,始於兒時抄寫經書的記憶,也早早促使他走上改革之路。

從最早的塑膠布拓印技法,開創所謂枯山水風格,是洪根深對風沙故鄉澎湖最深沉的記憶。










不過,隨著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1980年代,洪根深眼光逐漸轉向這塊土地與人民,除了從生活題材為出發,他更關懷周遭環境、社會底層弱勢人物。而對洪根深人物畫創作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則是父親的一場車禍,開啟他繃帶系列的靈感。

禁錮的語言化成一個個簡約的繃帶人形,不管是輕透的水墨,或到後來整體畫面走向沉重鬱黑風格,洪根深的媒材、技法不斷推陳出新。

蔡詩萍、後現代水墨畫家 洪根深









洪根深千山獨行的開創過程,如同多年來抄寫經書的習慣,是一種修持、內斂。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一貫濃稠全面的黑,正如同他所煮的咖啡,沉穩厚重中,饒富滋味,甘醇、也餘味無窮。儘管藝術創作過程孤寂、困頓,洪根深始終堅持做自己。「文人政事」專訪後現代水墨畫家洪根深,一探他的藝術創作路。

第483集 緬甸僑生導演趙德胤 拍出異鄉家鄉真性情(105/5/18)

曾代表台灣角逐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冰毒」,是描述中緬邊境的臘戌,底層華人為求生存,捲入販毒的故事,也是導演趙德胤當初用極精簡人力與成本,偷偷進入緬甸拍攝的。身為緬甸華裔,趙德胤十六歲就離鄉來台念書,多年來在台灣吸取養分,更能強烈感受自由的可貴。


事實上,趙德胤先後以「歸來的人」、「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 以及「冰毒」三部電影描述緬甸社會,他直白寫實深刻的手法,獲得國際各項大獎肯定,也讓世界注意到庶民觀點的緬甸。

繼「歸鄉三部曲」後,由公視出資,趙德胤執導的首部紀錄片「挖玉石的人」獲得鹿特丹影展青睞,這回趙德胤深入緬甸克欽玉礦區,如實的記錄採礦工人如何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賺錢養家的現況,被喻為是亞洲版的「血鑽石」!

蔡詩萍、導演 趙德胤
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趙德胤一遍又一遍用鏡頭帶著自己和觀眾,瞭解緬甸民眾的困境,也讓大家感受這位新銳導演對電影的熱情與理性。「文人政事」專訪新銳導演趙德胤,看他從緬甸到台灣的電影路。

第478集 僑生柯汶利詮釋人性 「自由人」獲國際肯定(105/4/13)

「自由人」改編台灣鄒族少年湯英伸的故事。敘述方式能被外國人喜歡,導演柯汶利也感到意外,但也代表他說故事的方式,能讓外國人接受,感到受肯定。「自由人」在第49屆金鐘獎上獲得最佳迷您劇、編劇、導演與音效四項大獎,成為迷您劇集的大贏家之外,也獲得美國尤金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短片,同時也入圍2014亞洲電視獎最佳電視電影、加拿大班芙影視節劇情類電視電影節目、美國紐約電視展入圍最佳學生作品以及香港獨立短片競賽等。





蔡詩萍、導演 柯汶利
 











來賓:導演 柯汶利
1985生於馬來西亞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主修導演
雙主修—世新大學廣告學系、口語傳播學系
雙學程—廣播電視劇情類學程、行銷傳播英語學程
2011創辦勁草影像國際有限公司
2012獲選101年度第九屆公視學生劇展 電視電影輔導金
2013編導「火腿蛋三明治」榮獲文化部年度—微電影金獎
2013台灣公共電視—電視電影「自由人」導演
2014執導「自由人」榮獲第49屆金鐘獎四項大獎
2014執導「自由人」正式入選國外蒙特婁世界影展
2014榮獲美國尤金影展最佳外語片
2015提名美國金像獎奧斯卡OSCAR最佳短片

第476集 黃莉莉突破傳統框架 用紗網刺繡解放自我(105/3/30)

藉由絲線表達繪畫神韻,在飛針走線中散發幽微的光芒,從各種角度觀賞都能看到不同面相,這是黃莉莉的亂針刺繡,只不過當年從外商電子公司離開,投入亂針刺繡時間並不算長的她,這幾年玩出心得,把原本底材布繡,改成了紗網刺繡,意外的讓自己的創作更揮灑更寫意。

黃莉莉隨手拿起小紗網繡了起來,不受時間空間拘束,更能享受針隨意動、線隨意飛的快感,只是別以為這紗網洞大易繡,其實真的要繡出一件作品,難度更高。











用紗網刺繡抓住瞬間的感覺,也與當下對話,不管是魏德聖導演「賽德克‧巴萊」電影裡頭,原住民朋友的粗獷體魄,隨風飄揚的髮絲,或是林書豪馳騁球場的威風,都是屬於黃莉莉當下的記憶。

隨時都有神來一筆,形容自己一起針就欲罷不能,一幅幅客家大紅花布與101創造出的台灣意象圖,是黃莉莉2006年,「APEC地方文化產業博覽會」入選獎後陸續完成的系列作品,她巧妙的結合拼貼與刺繡,溫暖又時尚。如今,她要為紗網刺繡注入更多不同媒材。

蔡詩萍、紗網刺繡藝術家 黃莉莉

 

從傳統的上班族,到愛上活潑奔放的亂針繡,再推陳出新,玩起紗網刺繡,這項原本屬於中國古代閨女玩意兒的藝術,黃莉莉越玩越大膽,越玩越多元,解放內向的自己,也要繼續帶著她行動繡坊的概念,走入人群,讓大人小孩都能體驗這項傳統藝術的樂趣。紗網刺繡藝術家黃莉莉透過「文人政事」的專訪,分享紗網刺繡藝術與行動繡坊的推廣。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