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眼前一部部的火車模型,不是用鐵做的, 而是用陶土,用雙手,慢慢捏製而成的嗎? 再靠近一點,你還會發現,這些陶瓷火車的每個零件, 幾乎和真正的火車一模一樣, 連鐵軌上的木頭紋路,都是用陶土做出來的! 除了對火車有段濃得化不開的感情外, 謝嘉亨認為火車也是紀錄台灣歷史演變的最佳代表。 原本謝嘉亨只是喜歡收集火車, 十多年前,他看上一部日製家庭號的模型, 跟妻子表示想要購買,妻子卻對他說:「你可以自己做啊!」 謝嘉亨首先要捏製組成火車的所有零件,然後再一一組裝。 不過陶土乾了就無法使用, 所以他得和陶土搶時間,迅速完成成型動作! 而接下來決定火車顏色的燒窯步驟,也同樣不輕鬆! 什麼叫閃光釉?說的簡單些,就是讓陶瓷呈現金屬光芒的釉法。 目前全亞洲,只有謝嘉亨會做! 他說陶瓷創作不只要有創意,也要懂藝術, 還要了解化學,過程既辛苦又孤獨! 但他很幸運,因為老婆一直給他最大的支持! 二○○○年,謝嘉亨開始創作陶瓷火車。 目前已完成五十台,舉凡在台灣使用過的蒸氣火車, 他幾乎都做出來了! 當然,除了做火車,謝嘉亨也有其他作品, 但風格大多很平民,不像一般的藝術品給人遙不可及的感覺! 不只圓了自己的夢,也留住台灣人的共同記憶! |
節目收看說明
本節目除可衛星收看外,也可透過網路收看, 文人政事線上直播收看!!(請根據播出時間收看) |
第198集 謝嘉亨點土成金 用陶瓷記錄台灣鐵道史
第197集 臺北國際花博會登場 美麗的力量繽紛傳播
二○一○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在各方矚目下亮麗登場, 展期到二○一一年的四月廿五日。 花博場地面積約有九十一點八公頃, 分成圓山、美術、新生、和大佳河濱公園四個大展區, 共有十四個各具特色的展館,呈現園藝、科技與環保之美。 新生公園區從高點放眼望去, 三個館:天使生活館、未來館、還有夢想館。 連建材都很講究環保, 不從國外進口,而是使用臺灣本土柳杉木, 因此得到二○一○年臺灣建築獎首獎。 走進夢想館,裡頭最大最美的夢就是:綻放。 寬達六米的巨型機械花,一層一層綻放, 從清晨到夜晚,隨著一整天不同的時間氣候,有不同的光影變化。 原本還是炎炎夏日,不一會就下了大雷雨。 視覺的享受不只這樣,再往裡頭走,數十台直立螢幕, 要你不戴三D眼鏡,就可以看到各種臺灣植物立體開花。 簡單樸素的流線造型就是被稱作小白宮的養生館, 一株一百五十歲的老松柏坐鎮在裡頭, 爬滿青苔,樹幹交錯盤據, 就是要由老樹告訴人休養生息的養生之道。 還有互動光影藝術,當你一走進去就會像看到自己的人影。 用一百五十二萬支寶特瓶打造而成的流行館, 壯麗的外觀,讓人驚豔, 它利用地下的水池循環澆花,以響應環保。 花博不只有美麗的花草,還有充滿懷舊氛圍的花博故事館。 來到客廳先看到這組法式沙發, 精緻的雕工搭配綠色牡丹花布面,簡單又大方。 多彩繽紛的花博吸引來自全球的旅人, 無論從旅遊、藝術、文化、環保科技來看,都很有看頭, 臺灣能突破外交困境,舉辦經國際認證的花卉博覽會, 這個機會得來不易, 讓他帶您瞭解花博這股美麗的力量。 ▲文人連結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http://www.2010taipeiexpo.tw/frontPage/welcome.htm |
第196集 臺灣好米轉型質優 氣候變遷考驗產業發展
米苔目、肉粽、米糕、還有麻糬, 這些大家常常吃的食物,全都是用米做成的。 雖然臺灣也有原生種的稻子,不過日本人來台灣吃不習慣, 就開始經過一連串的育種, 到現在我們最常吃的,就是秈米和稉米,加起來有三、四十種。 不過國人米卻吃得越來越少, 以前在民國七十年代,每個人一年還吃九十公斤的米, 現在卻只剩四十八公斤,平均每個人一天只吃一碗飯。 現代人米越吃越少,也反映出稻米產業在轉變, 商人把過去大布袋的米改良成精緻的小包裝, 讓米也可以變成禮品送人, 而這些有關稻米在產業與文化上的轉變, 通通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就是要讓民眾在吃米之餘, 也能了解更多稻米的故事。 但除了回顧過去,也要了解臺灣未來稻作產量, 可能會受到氣候變遷、均溫上升影響的潛在危機, 因為臺灣位處於亞熱帶, 在國際組織的評估中屬於高風險的邊緣地區, 極需要即時研發因應的策略與科技。 還必需包括安全及符合生態平衡的生產過程, 談臺灣米的過去、和未來。 |
第195集 專情宜蘭在地食材 程智勇饗宴展廚藝
▲第195集 專情宜蘭在地食材 程智勇饗宴展廚藝 11月3日首播 午後一、二點,正是南方澳漁船回航的時間。 也是宜蘭饗宴互動式鐵板燒主廚,程智勇最期待的時候。 這位六年級老闆每天都來, 等著與他固定配合的七位船家,帶回什麼豐盛漁貨給他。 幾年下來,他和漁民、漁販建立了很好的交情, 因此船家總是讓他先挑,甚至特地為他藏私。 紅喉是東部深海珍貴的魚種, 阿勇對這天船家捕獲的紅喉非常滿意,這可是生魚片等級的鮮貨。 接下來阿勇等待更多的大甜蝦, 因為大甜蝦是南方澳特產,也是阿勇的最愛之一。 阿勇挑魚蝦,一定是快狠準, 只見他一盤一盤的挑、打包再打包, 跟老闆熟到可以自己秤重算錢,還不時穿梭在不同的魚販間採買。 等漁船的期待,加上血拼的快感,阿勇每天日覆一日樂在其中。 回到店裡,他開菜單、算成本,準備食材, 就等著晚上,讓客人開心的品嚐他的創意鐵板燒了。 冰箱裡的紅心芭樂,是阿勇父親種的,準備飯後打成果汁。 阿勇十八歲當學徒,有了基礎, 就開始研發用各種在地食材、當令物產做菜。 阿勇會和客人敬酒聊天,難怪他的店叫互動式鐵板燒。 阿勇的用心,收服顧客的心。顧客的讚美,讓他更有動力。 有時他會刻意給客人期待,把牛肉切丁煎給客人後, 要求客人留幾塊給他變花樣。 店裡師傅煎的這道櫻桃鴨胸,則是吸引人的宜蘭美食, 是阿勇用自家釀的醬油先醃過的。 從產地到餐桌, 充滿全家人對食材的在地情和好客心。 ▲文人連結 饗宴鐵板燒:03-965-7998 宜蘭縣羅東鎮河濱路326號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