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布袋戲,是台灣民眾的共同回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藝術。從戰後1950年代,歷經野台廟口、戲院到70年代電視廣泛傳播;甚至近年,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更帶著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史艷文重出江湖,進到國家戲劇院的劇場演出。
金光布袋戲有著華麗的布景、金光閃閃的戲服,還有燈光及特效。這樣的元素給了藝術家邱武德靈感,將它融入小人物的畫作中。邱武德的這些作品有許多共同點,他們都拿著麥克風,都坐在金色寶座上,神態有夠誇張。
邱武德觀察台灣社會很綜藝化,很多人愛膨風、又不尊重人,所以匾額和貼紙泛濫,他的每張畫也都有。還有,台灣人為何對老外特別好,難道心態上還是崇洋媚外嗎?
邱武德以布袋戲的俗豔色彩、螢光效果,努力創造屬於台灣的金光畫派,他還寫了一本「金光啟示錄」,闡述台灣金光藝術的起生。
蔡詩萍、藝術家 邱武德 |
庶民藝術就要展現庶民的真性情,邱武德從學生時代畫的靜物,就跟別人不一樣,他畫庶民早點,包括燒餅油條。而童年難忘的金光布袋戲,讓邱武德重新檢視屬於台灣土地的獨特語彙,畫出台味十足的作品。藝術家邱武德在「文人政事」分享台灣金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