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收看說明

本節目除可衛星收看外,也可透過網路收看, 文人政事線上直播收看!!(請根據播出時間收看)

第208集 民國一百年春節特別節目(2011/2/02)

臺灣過去曾歷經外來的殖民統治,
留下不少異文化的種子,
才融合出後來多元豐富的文化,
我們就跟著鏡頭,一起回味古老記憶,
也看創作者如何從舊物中找到新的靈感。
第184集 異文化相遇臺灣 臺史博帶民眾多元探尋

第169集 臺灣舊物變道具 梅丁衍創作反映政治文化

第186集 老屋新住民大膽飆創意 府城老屋欣力旺

2010年臺北市舉辦了國際花卉博覽會,
讓臺北市展現出花園城市的活力氣象,
也集結了許多喜愛花草綠建築的同好。
如果您想過拾花弄草的日子,先看看專家達人如何快樂植栽。
第180集 室內盆栽小森林 林惠蘭散播歡樂種子

第157集 園藝生活家董淑芬 自給自足開心農場

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他們對故鄉的記憶和情感,
所以從欣賞他們就地取材的創作中,
更可以瞭解到地方的風土民情。
第170集 邱錫勳創點仔膠黑色繪 柏油畫說鄉土情

第181集 林文嶽畫蓮意象豐 白荷陶坊成文創基地

第195集 專情宜蘭在地食材 程智勇饗宴展廚藝

臺灣工藝家人才倍出,雖然有句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但我們仍舊看到許多資深的工藝家,仍仍競競業業的在從事創作,
不只是個人興趣和事業,
他們在乎的還有自己累積多年的技藝能否傳承下去。
第193集 郭常喜重建刀劍工藝 兵器文物館展品豐

第179集 口向仁和製鼓名師王錫坤 用心創新鼓文化

「文人政事」春節特別節目,祝您一百年,幸福一百、健康如意!

第207集 陳銘堂竹雕如畫 減法藝術意境無限(2011/1/26)


從小與竹為伍的竹雕工藝家陳銘堂,十幾歲就當學徒,
練就紮實的傳統雕刻技術。
他雕的是台灣孟宗竹,纖維細密,硬度較高,
雖然雕起來比較困難,但很有挑戰性。
這些不同姿態、表情逗趣的青蛙,
代表著陳銘堂對童年幸福快樂的記憶。
而農家常有的小狗和雞,也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
甚至把自己小時候看人家吃西瓜的模樣都給雕刻進去。
傳統竹雕著重原竹的光澤,但陳銘堂喜歡將作品局部上色,
用顏色來表現遠近層次和活潑動感,也突破傳統竹雕構圖的限制。
他的雕刻,能從傳統繁複轉為講求簡約意境,
陳銘堂最感謝的,是太太的支持和鼓勵。
自己的堅持有了家人支持,
陳銘堂雕刻出一件件有生命力的作品,既重新回味快樂童年,
也給人一種正面的力量。
「文人政事」帶您進入竹雕工藝家陳銘堂豐富有趣的竹雕世界。



第206集 楊淳雅盧森堡奪冠 芋頭雕花瓶評審驚豔(2011/1/19)

看到這座雕刻花瓶,會令人想到故宮國寶,
但它卻是你我非常熟悉的芋頭雕刻而成的,
臺中霧峰農工餐飲管理科教師楊淳雅,
把芋頭漂白處理的有如象牙質材,
在「二○一○盧森堡世界杯國際廚藝競賽」,榮獲金牌獎。
不過瓶子裡的縷空方盒和石獅子,
回國後不小心斷到瓶厎裡去,從外表就看不出來。
楊淳雅雖然有那麼點心疼,
但蔬果雕原本就不耐久放,即使防腐,還是會變黃,
連芋頭片接縫處都會逐漸清晰。
但當初參賽時,當然是最佳狀態,西方評審們可是驚訝讚嘆的不得了。
楊淳雅以一個月的時間,雕刻完這個《富貴平安》的蔬果花瓶,
瓶身四面鏤空,以不同的四季花卉為裝飾,非常費工。
果雕藝術,除了耐性,還需要好眼力、好刀具,才能落實創意。
一般常見的果雕,大多以西瓜為材料,
因為它便宜又鮮豔,顏色很討喜,
不過看多了,評審打分數,就比較難加分。
楊淳雅得獎感謝老師指導,把所學繼續傳承給她在霧峰農工的學生,
讓學生從國內比賽中累積經驗。
雖然果雕費時費工,注意力又要集中,學習過程頗為辛苦,
但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也相當大,
「文人政事」讓楊淳雅帶您了解果雕這門寂寞的藝術。


第205集 出社會大反思 看1990後臺灣批判寫實攝影(2011/1/12)

攝影像一面鏡子,反映所屬的年代,讓不同世代的人們有機會重返歷史,想像自己未曾參與的情境,但是我們看到了什麼?又遺漏了什麼?一群長期關注臺灣社會議題的攝影家,在臺灣攝影博物館籌備處,舉行主題叫做《出社會:1990年代之後的臺灣批判寫實攝影》聯展。
那些在新聞事件中曾經出現的議題或是許久被人遺忘的場景,被攝影藝術家們記錄下來,既寫實、又具有引人反思的批判性。這個展覽結合了批判論述、記錄攝影、及觀念藝術,可以說是一個關於臺灣攝影歷史發展的研究,也是對1990年代之後,社會寫實攝影的回顧與討論。張美陵以藝術家楊順發與紅毛港團隊完成的「彩庄紅毛港」系列作品為例,說明藝術家們如何與居民完成被拆遷前的一項行動藝術。
戰爭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改變了臺籍慰安婦的容顏。資深攝影家黃子明,拍下阿嬤們戴上、取下面具的情景,代表著慰安婦阿嬤從過去遮掩不願見人,經過藝術療癒的過程後,逐漸勇於面對創傷。黃子明以他們在日據時期花樣年華的少女模樣,對照當今老邁的身軀,表現出作品背後不在場的是最殘酷的戰爭與人性。
流落街頭的流浪狗,無罪的被關進牢房,等待安樂死,
杜韻飛拍下「流浪狗的最後凝視」,
試圖建構人與動物之間平等的生命對話。
這些寫實攝影,包含了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攝影藝術家,
他們本身其實也在對話。
展現不同視野、角度的臺灣社會,您看到了什麼?
「文人政事」讓策展人張美陵帶您深入了解。
◎詳盡的節目內容,請收看台灣宏觀網路電視

第204集 盆景藝術學問大 養生館百年老樹有看頭(2011/1/05)


花博新生公園區內的養生館,有全臺灣最珍貴的盆景,
上百盆臨摹百年老樹形態縮影的百齡花瑞,展現不同姿態意境。
養生館裡的珍貴盆景,有許多是向收藏家商借來的;
還有從各縣市比賽一路過關斬將的得獎作品,
這盆「真柏」就是國內外觀眾爭相拍照的首獎之作。


盆景藝術除了臨摹大自然的樹型之外,
修剪是一門大學問,也是評審的重要項目。
有些沒參賽的,由於長得很特別,令人好奇。
養生館吸引許多阿公阿嬤級的長輩觀賞,
看到這些百齡花瑞,大家都變年輕了。
這盆親切感十足的榕樹,枝幹呈現出亂中有序、循序漸進的向陽性,
讓人想起小時候廟後面的那顆大樹。
養生館在花博期間,每期展出一百盆造景盆栽,
分成室內二十盆、室外八十盆,總價值約一億元。
一共有四期,大家可以一看再看。
這麼珍貴的盆景,照顧起來是要很細心的。
這些盆景能展現美麗的力量,多靠主人每天細心澆水、修葉,
有人說是比養孩子還費心費工!
花博遊客能欣賞到這些無價之寶,機會難得,
「文人政事」讓盆景藝術達人林慶祥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