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票不一定是拿來花的,它也可以拿來當圖像藝術收藏!台北故事館舉辦「鈔票的故事」展,上千張各國鈔票,貴族平民、花鳥動物,既展現不同風土民情,也反應出時代背景,有如國家日記。
1921年德國印製的緊急貨幣,因為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金融次序大亂,所以攜帶的貨幣,都是簡單小巧的貨幣。而面額最大的鈔票一百兆!是辛巴威印製的鈔票,不過有這張鈔票的人不代表很富有,因為當時惡性通膨,要買三顆雞蛋,就得拿這張一百兆才買得到!有價鈔票有時就怕滿天飛,國家印的鈔票也得防偽造,像伊拉克千元鈔,上面油墨只能在紫外線下才看得見。而英鎊鈔票,數字跟標誌可以來回轉換。
早期鈔票與郵票都以「凹版」雕製而後付印,台灣只有個位數的人學過傳統鈔票鋼版雕凹,現在更只剩孫文雄老師退休後仍開設工作室,保存這個快速消失的技藝。
他在中央印製廠服務了約半世紀,但台灣很少改版鈔票,因此他年輕歲月幾乎都在練習刻鋼版。直到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國內鈔票大改版,讓他快六十了才首次參與歷史。他雕了一千元鈔上的帝雉、兩千元鈔的櫻花鉤吻鮭,還有五百元鈔的少棒選手群像、一百元鈔的中山樓鋼版圖案,其他元素則由同仁電腦繪製。
這項需要多年功力的技術,在防偽科技不再以雕凹為主,加上電腦繪圖興起,讓肉眼看起來差不多,自然雕凹人才更少了。好在孫文雄把這項夕陽藝術,延伸到他自創的壓克力透明凹版雕刻畫,利用一塊或兩塊透明壓克力版,在正反面雕刻,創造立體畫的效果。
蔡詩萍、鈔券雕刻達人 孫文雄 |
眼力好、手藝精的他,還曾創世界紀錄的在米粒上書寫一百多個字的國父遺囑。雖然隨著年歲增長,眼力不如以往,「文人政事」帶您看孫文雄半世紀不間斷的自我要求,和持續發想的創意,讓人覺得:人生七十才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